十月廿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www.fantilab.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4章 下一步工作(求追讀)

不過或許是因為在他重生過來之前這個身體確實嚴重缺乏休息,再加上一個下午的久坐和飢餓,突然站起來的常浩南突然感覺一陣頭重腳輕,然後視線的邊緣逐漸變黑……

好在眼疾手快的吳懿範伸手從後面撐住了他:“浩南,你這幾天估計都沒怎麼睡吧,也別太著急了,課程設計還有不少時間呢,不急這一天兩天。”

“南哥,你吃完飯回去休息一下吧,把資料作圖還有效能分析之類的事情,可以交給我們來做。”

張漫關心的表情不似作假,四個人作為同一個課程設計小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她自然會擔心這位剛剛才抱到的新大腿。

況且後面這些工作雖然也很繁瑣,但技術含量不大,在已經有了資料的情況下對於大三學生而言沒有什麼難度。

作為一個抱大腿經驗豐富的人,張漫深刻地明白,跟大佬一個小組絕對不意味著自己可以什麼都不幹,那樣雖然當時很輕鬆,但大機率就沒有下次了。

相反如果主動提出分擔一些任務,大機率可以獲得學霸們的好感。

“不需要,這是人家米格21的原始設計資料,我現在只是先把計算程式編好再驗證一下能不能跑通,這樣等我們的設計出來之後,只要稍微修改一下模型和網格化模式就能進行計算了。”

說話的功夫幾人已經走到隔壁教室,常浩南開啟手中的飯盒,頭也不抬地回答道。

兩葷一素配白米飯,在90年代已經算是不錯的伙食條件了。

先不說張漫這個人性格怎麼樣,這種白幼瘦型別的女生其實不太符合他的審美,非要說的話……

常浩南看了一眼正在對面安靜吃飯的姚夢娜。

於是他發現原來只有自己這一盒才有兩個葷菜。

這個張漫,只能說有點心機,但不多。

“這樣啊……那算了,先吃飯。”自知剛剛表現錯地方的張漫臉上露出有些尷尬的表情,不過轉瞬間就恢復了原樣。

“你們後面還準備修改飛機的設計?”姚夢娜也聽到了剛才常浩南的話,抬起頭詢問道。

“對,這是我們航空器設計課程的大作業,浩南一開始說要設計一架超音速戰鬥機的時候我們還覺得不現實,結果沒想到他真這麼厲害。”

周書萬絕對是個老實人,甚至當著自己女神的面稱讚起了常浩南。

在看到後者行雲流水的操作之後,另外三個人已經完全不再有質疑常浩南思路的念頭了。

“蠻有想法的嘛,我當初上這門課的時候,是設計了一架下單翼的運輸機,最後也拿了滿分。”

姚夢娜微微抬起頭,似乎是在懷念自己過去的本科時光:“其實根據我的經驗,只要能把設計流程走完不出錯,幾乎就都能拿到滿分”

當然,姚夢娜只是在陳述一個事實,完全沒有自吹自擂的意思。

在她看來對於常浩南這種學生而言,課程設計滿分這種事只不過是信手拈來而已,根本不值一提。

不過無形裝逼,最為致命,這句話還是讓周書萬和吳懿範面面相覷。

畢竟如果不是有常浩南的話,他們還真不敢說自己能拿出個不出錯的設計,哪怕如同周書萬說的那樣設計一架最簡單的飛機。

“對了,學校的機房是不能儲存東西的,浩南這個程式準備怎麼帶回去?”十幾秒鐘的沉默之後,周書萬重新把話題帶回了他們的設計專案上。

一直低頭扒飯的常浩南此時正在腦海中整理下一步的工作,由於他並沒有讓系統直接給出設計結果,因此在確定了大體方向之後,具體細節還是要手動進行最佳化的。

其實也就是做出幾個不同的設計,然後分別測試它們在設計點上的關鍵效能,看能否從中找到一些規律,然後再慢慢進行微調,都是一些很吃經驗的操作。

所以在聽到周書萬的問題之後,常浩南幾乎沒過腦子就開口回答道:“伱們誰帶了u……”

話說到這裡他才意識到不對勁,1996年的時候哪來的u盤這種東西,於是連忙改口:“你們誰帶了軟盤,我們的程式不大,把模型的工程檔案和cfd模擬的程式碼分開儲存到兩張軟盤裡就行了。”

“……”

四人相顧無言。

這年頭大家連自己的電腦都沒有,很少有人會花錢去買軟盤這種儲存媒介。

“我這裡有兩張空軟盤,先借給你們用好了。”最後還是姚夢娜開了口:“不過等到你們用完之後記得還給我。”

常浩南從對方手中接過軟盤,盤面上寫著姚夢娜的名字,以及所在的學院和辦公室。

“姚學姐是杜義山院士課題組的?”旁邊的張漫湊過來看了一眼。然後震驚地問道。

“是的,杜院士是我的導師。”姚夢娜把幾縷垂到額前的頭髮撩到肩上淡淡地回答道,彷彿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張漫和周書萬幾乎同時瞪大了眼睛。

杜義山院士作為空氣動力學領域國內泰山北斗級別的人物,雖然目前已經不再負責具體的飛機設計專案,但背後的人脈和資源仍然不容小覷。

在眼下這個科研經費緊張的年代,有這樣一個導師就意味著能接觸到更多的課題,也就意味著比別人多得多的機會。

而且姚夢娜還是杜義山的學生。

要知道,院士的學生和院士課題組的學生,聽上去差不多但實際可是天差地別。

由於家庭原因已經立志深造的周書萬內心中頓時對這位學姐充滿了敬佩,並且開始猶豫要不要問一下對方課題組招收學生的標準。

而旁邊的張漫則已經開始思考要如何跟這位學姐搞好關係了。

只有常浩南和吳懿範對此完全無動於衷。

前者仍然在考慮要如何安排接下來的工作,畢竟每個新設計都要對機頭模組重新進行一次建模和計算,雖然大多數程式碼不需要重寫,但也是很耗時間的工作,而他總不可能每一次都好運地在機房碰到姚夢娜。

至於後者則是對於本專業完全沒興趣,此時正在思考之後兩天要出去談的一筆生意,甚至完全沒聽到另外幾人剛才的對話。

吃過晚飯之後,常浩南又等了一會,讓電腦把所有的運算結果都跑了出來,在收到系統【專案成功結束】的提示之後,又把檔案分別複製到兩張軟盤裡,然後揉了揉有些酸脹的眼睛,長舒一口氣。

一方面是先期工作終於算是完成了,另一方面,也證明了這個系統……

是真的牛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