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百原生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www.fantilab.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蘇莫承側耳傾聽,因為發出聲音的位置實在太遠了,如果不是他被國運遊戲強化過幾次體質,根本不可能聽見。

他並沒有慌張,國運遊戲的歷史空間,出現變化是好事,

因為解說的是霍去病,蘇莫承反而很有些期待,不知道這個空間究竟會對此做出什麼反應!

“更深遠的影響,則是這一戰之後,西北邊境幾乎沒有匈奴進犯,匈奴們失去了來去自如的根據地,也被衛青霍去病率領的軍隊嚇破了膽。”

“生活在邊境的漢朝民眾們,終於不用擔心匈奴隨時會攻進來了!”

“因為有了河西走廊四座軍事重鎮的護佑,漢武帝減少了原本容易遭受匈奴攻擊的幾座大城市中,戍守邊境計程車兵人數。”

“全龍國百姓的徭役負擔也因此得到了寬緩,未來的日子,肉眼可見的好過了起來。”

“而匈奴人則在為河西之戰的戰敗而悲歌,”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雖然說的是悲歌,不過看蘇莫承的表情,還是很高興的。

當對方是世仇敵人之時,對方的悲歌咒罵就是對我方軍隊的嘉獎!

蘇莫承彷彿聽到了大家心中的疑惑,突然話題一轉。

“為什麼霍去病的大軍不會迷路?能夠準確找到匈奴的聚居地?而李廣等老將卻迷路不止一次?”

龍國解說室,局座立刻全神貫注起來,

而現實世界中,許多軍方參謀部的人,甚至不少喜愛軍事的民眾,也豎起了耳朵。

這幾個問題,正是他們怎麼也想不明白的。

“漢朝軍隊與匈奴在沙漠草原中戰鬥,極難辨認方向,就像現在,人們也依然需要各種先進的導航裝置,和足夠顯眼的標誌,”

“才能保證自已在這些地形中不會迷路。”

“而衛青與霍去病,與其他同時期將軍不一樣的是,他們會重用投降的匈奴士兵和高層,優待歸順漢朝的人!”

蘇莫承伸出一根手指,

“這種策略,第一,能夠吸引了大量匈奴人,投奔漢朝,從而影響匈奴的兵力來源,”

“作為生長在廣闊草原的遊牧民族,草原危機四伏,迷路、暴雪極寒、野獸、災病,甚至小部族之間的戰鬥,”

“每一個成功成年的匈奴人,都是精銳的騎兵和戰士!”

“但這也意味著,一個匈奴孩子的成功長成,比農耕民族艱難無數倍。”

“這樣糟糕的環境,配合漢朝優越的歸順策略,對許多貧苦的匈奴人殺傷力極強。”

蘇莫承伸出第二根手指,

“第二,忠心耿耿又熟悉故土的匈奴兵,熟悉北方地形,有他們帶路,能確保軍隊在茫茫沙漠中找到綠洲,以此保障供應。”

“同時,還能根據本族的習性,去判斷推測適合的駐紮地和可能的軍隊動向!”

“發現他們本族的主力軍隊蹤跡!”

他又伸出了第三根手指,

“第三,這些匈奴兵都是天生的精銳騎士和戰士,完全適應長途奔襲和閃電戰的戰鬥方式,大大增強霍去病軍隊的戰鬥力!”

“但李廣等老將,並不相信匈奴人,進入沙漠行軍時,也沒有提前尋找值得信任的本地嚮導,自然輕易迷失了方向。”

“而霍去病軍隊中的本地匈奴人,數量很多,又來自許多地區的部族,所以他們就算繞遠路,也不怕迷路!”

這個答案實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許多人甚至驚撥出聲,

“什麼?原來是有匈奴嚮導啊!”

“不過這樣想想,確實比霍去病絕對不會迷路,更符合現實邏輯!畢竟霍去病在這幾次大戰之前,根本沒有去過草原和沙漠!”

“近代那些叫旱奸,這叫什麼?匈奴奸?”(作者無惡意,少數民族的朋友們請不要放在心上!)

“所以說,不管古今中外,內部人的背刺,才是造成傷害最大的存在!”

歷史空間中,

“漢朝與匈奴的關係,其實也很有些微妙,雖然匈奴一直騷擾漢朝邊境,但也有投降的匈奴人,手握大權,成為皇帝信任的重臣!”

“金日磾,便是被霍去病率軍打敗的休屠王的太子!”

“他的父親休屠王,河西之戰大敗而歸,因為死傷和投降的人有數萬之多,單于對他和渾邪王十分惱怒,想要召集並誅殺他們,”

“匈奴的部落構造,其實是無數大小部落的聯盟,單于是聯盟的大統領,而每個部落也有自已的王和太子王子。”

“休屠王和渾邪王在知道後,自然不願意就這樣受死,便籌劃著投降漢朝,並派遣使者告知漢朝的朝廷。”

“漢武帝擔心他們是詐降,派霍去病率領大軍,前去迎接。”

“原本漢庭計劃大軍在黃河這邊等待對方過來,但霍去病卻率領軍隊渡過黃河,直入匈奴大營。”

“此時,大營發生了混亂,一些匈奴人不願意投降,渾邪王殺了休屠王,霍去病率領部下在大營中斬殺八千想要逃跑的匈奴。”

“這一次,漢朝接收投降的匈奴小王有三十二個,軍隊四萬餘人!”

“而金日磾此時十四歲,父親死了沒有可以依靠的人,而匈奴單于又要誅殺他父親,便和母親閼氏、弟弟金倫隨著渾邪王投降漢朝。”

“他被安置在黃門署飼養馬匹,因為他個子很高,長相出眾,將馬匹飼養的非常好,後來被漢武帝看到後,大為讚賞。”

“漢武帝在得知他是休屠王的太子後,便封他為馬監,之後更是一路升遷,從侍中、駙馬都尉到光祿大夫,”

“漢武帝非常信任和寵幸金日磾,外出時,讓他隨侍車駕,在宮裡,就侍候身邊,”

“臨終時,更是下詔任命金日磾,為四大託孤大臣之一,輔佐八歲的新帝!”

“而金日磾也沒有辜負漢武帝的信任,他一生謹慎謙讓,忠君愛國,挫敗繡衣使者行刺謀反事件,”

“在漢武帝任命四大輔臣時,他以自已出身外國為由,擔憂成為輔臣之首後匈奴會輕視漢朝,自願作為霍光的助手。”

“後因重病,在四十九歲時病逝,封為秺侯,陪葬於漢武帝茂陵。”

“死後陪葬於皇帝陵墓,這在古代,是最高的榮耀,意味著皇帝對他絕對的恩寵和重視。”

聽到這裡,直播間的觀眾們徹底懵了。

“我突然覺得漢朝真牛逼,怎麼這麼多奇人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