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我變成貓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www.fantilab.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時,夏王朝的執政者已傳到了桀,桀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荒淫無道,殘忍狠毒,常年不修國政,只知揮霍享樂,天下百姓遭受塗炭,眾多諸侯離心離德。

成湯看到這種局面,暗暗打定主意,要充分利用這些條件,取而代之。他對內大力發展畜牧業和農業,增強國力,對外以“仁善”為招牌聯絡和爭取眾多諸侯,“網開三面”的傳說很能說明商王成湯當時的用心。

在春天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成湯陪著幾個來訪的外國使臣到城外漫遊。當他們不知不覺走到—片小樹林時,突然看到一個老人正在林中佈設捕鳥的網。

那人佈設完畢,拜了三拜,嘴裡喃喃禱告道:“從空中落下來的,從四面八方飛過來的,但願都能落入我的網裡”。

站在一旁的成湯聽到這裡,趕忙上前說道:“唉,不行啊!把天下鳥都網盡.不是太殘忍了嗎?除了夏桀誰還肯這麼幹呢?”

說完他將那老人佈下的朝南、北、西方向的網收起,只留下朝東一個方向的。然後他學著老人的樣子,也拜了三拜,禱告到:“林中的鳥啊,你們自由地飛翔吧,想朝南的就朝南飛,想朝北的就朝北,想朝西的就朝西飛,可千萬不要朝東鑽到我的網裡。”使臣們聽後,不禁嘖嘖嘆道:“大王對天上的飛鳥尚且如此仁慈,何況對國民呢?怪不得四方的百姓都爭相投奔!”

使臣們回到自已的國中,向國君介紹了商國的國情和成湯為人,成湯的威望越來越高了。

成湯經過多年的準備,認為已具備了推翻夏桀,取而代之的實力,便開始了滅夏的行動。

成湯滅夏的第一步,是先剪除夏在東方的羽翼,即忠於夏王朝諸侯、方國。在幾年的時間內,他先率兵征服了逐韋,接著又打敗了顧,後來又全殲了昆吾的軍隊,昆吾國君也死於亂軍之中。使商族在進攻夏的時候減少了後顧之憂。

商軍獲得幾次重大的勝利,聲威大震。眾多諸侯國紛紛派出使者,前來祝賀,並表示願與商湯一同討伐夏桀。討伐夏桀的聯軍組成了。商湯率領著大軍浩浩蕩蕩地向夏都進發。

夏桀聽說成湯率領大軍,已經逼近了夏都,再也顧不得飲酒作樂了。他連夜調集軍隊,設下十幾道防線,保衛都城。怎奈商軍連打勝仗,士氣旺盛,而夏國軍隊久不上戰場,平日裡又沒有進行嚴格的訓練,所以指揮不靈,軍紀渙散。

兩軍剛一相遇,夏軍的防線就被突破,夏桀登上城頭,看到遍地商軍,殺聲震天,料定都城難保,便打點了宮中的珍寶器具,攜帶殘兵敗將和琬、琰二姬,逃出斟尋,來到鳴條(今河南封丘東或說今山西城安邑鎮北)。

夏桀剛在鳴條落下腳,商湯就率領大軍追了過來。鳴條這裡一馬平川,地勢開闊。在空曠的原野上,商夏兩軍展開了空前的大血戰: 鳴條之戰。車輪滾滾,塵土飛揚,戰馬嘶叫,刀槍撞擊。經過一場搏鬥,夏軍大部戰死。

夏桀眼看大勢已去,死到臨頭,便帶著幾個護衛,溜出戰場,逃到東方的盟國三(今山東定陶東北),後又孤身一人從三逃到南巢(今安徽巢縣西南)。成湯緊迫不捨,終於在南巢將這個作惡多端的暴君俘獲,並將其軟禁在南巢。

至此,自夏後啟建國,傳了16個國王,延續了四百多年的夏王朝徹底滅亡。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奴隸制王朝——商王朝產生了。

夏滅亡後,剩餘勢力除了主要留居中原,桀帶著部分民眾從歷山南遷至南巢。商湯王因帝寧之故都,封夏室的一支姒姓貴族於杞國,以奉祀宗廟祖先。《史記·陳杞世家》載夏裔在“殷時或封或絕”。周武王滅商為王之後,封大禹的後裔東樓公於杞地,延續杞國國祚,主管對禹的祭祀。春秋末期,孔子因為崇尚夏禮,還特意去杞國訪問考察。在浙江紹興會稽山禹陵村,夏禹姒姓後代世代為禹守陵。

郭沫若、胡厚宣、程憬等認為甲骨文中的土方就是戰敗後的夏。根據卜辭記載,土方是位於殷西北方的一個強大方國,是武丁以及先前商王的長期征討的物件。武丁征服土方後,在其腹地“唐土”建設大型城邑“唐”,鎮壓控制土方人民,此後不再有土方叛變的記載。周初,成王封晉國始君唐叔虞於此。